2025-06-24
随着全球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,车辆制造与维护对装配工艺的精度、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作为关键连接部件的核心工艺,螺栓拧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。传统人工拧紧方式因存在精度波动大、数据不可追溯、操作疲劳等问题,已难以满足现代化轨道交通制造的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智能拧紧方案凭借其高精度、数字化、可追溯等优势,逐步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。
轨道交通行业对拧紧工艺的核心需求
轨道交通装备(如高铁、地铁、城轨车辆)的制造涉及数万个螺栓连接点,其拧紧质量需满足以下标准:
高精度与一致性:关键部位(如转向架、车体连接)的扭矩误差需控制在±5%以内,避免因过紧或松动导致结构失效;
全流程可追溯:需记录拧紧时间、扭矩值、角度、操作人员等数据,满足质量管理体系(如ISO/TS 22163)要求;
高效作业能力:在批量生产中缩短装配周期,同时降低人工操作强度;
环境适应性:适应轨道交通车间复杂工况(如电磁干扰、油污、高强度振动)。
智能拧紧方案的技术优势
智能拧紧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、控制器与执行机构,实现了对拧紧过程的闭环控制,其核心技术包括:
高精度扭矩控制:采用伺服电机与编码器技术,扭矩精度可达±3%,远超传统气动工具;
多参数协同调节:可预设扭矩、转速、角度等参数,适应不同规格螺栓的拧紧需求;
数字化管理与追溯:通过工业以太网或无线传输,实时上传拧紧数据至MES系统,生成质量报告;
人机协作优化:配备力反馈与防错功能,避免漏拧、滑牙等人为失误。
智能拧紧在轨道交通场景的典型应用
1. 转向架组装
转向架是列车走行部的核心部件,其螺栓连接需承受动态载荷与振动冲击。智能拧紧系统可预设多段式拧紧策略(如“预紧—贴合—终拧”),并通过角度监控功能判断螺栓是否屈服,确保连接可靠性。
2. 车体连接
高铁车厢连接处采用高强度螺栓,需同步完成数百个连接点的拧紧。智能拧紧工具支持多轴协同作业,结合视觉定位系统,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的高效对接。
3. 电气设备安装
轨道交通电气设备(如牵引变流器、电池组)对防静电与轻量化要求较高。智能拧紧工具配备绝缘手柄与低扭矩模式,避免损伤敏感元件。
案例实践:速动智能伺服电流控扭手按式解决方案
速动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拧紧设备供应商,其无刷智能伺服电机手按式解决方案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该方案核心优势包括:
超长寿命与稳定性:无刷电机设计消除碳刷磨损,使用寿命超5000万次,适配轨道交通高强度生产节拍;
静音与抗干扰:运行噪音低于65dB,电磁兼容性达工业三级标准,适应复杂车间环境;
智能控扭与追溯:通过手按式触发设计,实现“即按即拧”的便捷操作,同时记录每一颗螺栓的扭矩-角度曲线,数据可追溯至单颗螺栓级别;
柔性化适配:支持快速换型,一套设备可覆盖M3-M20螺栓范围,满足轨道交通多规格装配需求。
典型应用场景:
在某高铁主机厂的转向架生产线中,速动智能拧紧工具替代了传统气动工具,使关键螺栓的扭矩一致性提升至99.7%,装配效率提高40%,并实现全流程数据云端存储,显著降低质量追溯成本。
未来趋势:从工具到系统的智能化升级
随着工业4.0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,智能拧紧方案正从单一工具向整体解决方案演进。通过与物联网、AI算法结合,可实现:
预测性维护:基于拧紧数据异常提前预警设备故障;
工艺优化:通过大数据分析反向优化螺栓选型与拧紧策略;
远程协作:支持跨地域专家实时调取拧紧参数,提升问题响应速度。
在轨道交通行业迈向“智能制造”的进程中,智能拧紧方案已成为保障质量、提升效率的关键基础设施。速动智能伺服电流控扭手按式解决方案凭借其精准、可靠、易用的特性,为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。未来,随着技术迭代与场景深化,智能拧紧将持续赋能轨道交通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为“中国制造”高端化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181-2288-7999